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把伟大建党精神继续传承下去、弘扬开来,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
——用信仰之心弘扬之,在不忘初心中砥砺奋进
越是代际更迭,越要铭记历史起点。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上海石库门和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启航的地方。一百年来为了民族复兴的梦想,中国共产党走过了艰辛而辉煌的历程,许多革命先烈献出了生命,甚至都没有留下姓名,这是用鲜血、汗水和生命浇铸的珍贵历史。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热血和生命为代价,团结带领广大民众最终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为中华民族开辟了通向和平民主繁荣新中国的光辉道路,完成了这个当时在很多人看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伟大使命。
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中国共产党人创造出如此辉煌的精神奇迹和社会政治奇迹?当然是信仰的力量。这种信仰,从根本上说,就是坚信共产主义事业一定会胜利。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对初心和使命的执着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这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任何时候都必须铭记在心。今天,我们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是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只有这样才能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来,才能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交出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用赤子之心弘扬之,在不忘人民中砥砺奋进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自己定位为“群众的党”,后来把群众路线定位为党的生命线。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既是中国共产党永续传承的红色基因,也是带领国家和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强大内驱。说到底,中国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谋福的。回望历史,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中国人民最大的梦想、最大的幸福,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是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出发,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中国问题,义无反顾担负起“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之所以领导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辉煌成就,深得民心、长期执政,追根溯源都可以从这样的初心和使命中找到原发动力。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都不能忘记,我们打碎一个旧世界,为的是什么?我们建立一个新中国,为的是什么?我们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为的又是什么?答案永远只是也只能是两个字——人民。民心是决定“谁主沉浮”的最大力量,任何政权的成败兴衰都取决于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任何政党的前途命运都决定于人心向背。因此,我们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必须始终牢记人民公仆和赤子之心的定位,既要以人民为中心、力戒官僚主义,又要防范新的形式主义;既要把保障根本利益与解决具体利益问题结合起来,又要把维护长远利益与解决群众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统一起来,取信于民、造福于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用廉洁之心弘扬之,在不忘本色中砥砺奋进
“勤者,政之所要;廉者,政之本也。”这句话言简意赅地勾勒出为官从政者必须坚守的基本要求。“勤政”是对为官从政者在责任与使命上提出的行动要求,而“廉政”则是内在品质与个人修养上必须恪守的要求。反腐倡廉,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鲜明立场,更是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重大问题,关系到党的前途、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前途和人民的福祉。
腐败是世界性顽疾,建设廉洁政治也是每个国家和政权面临的现实课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丧失民心,丧失政权。近年来,世界上一批老党、大党先后失去执政地位,与其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丧失、贪污腐败盛行有关,与其不敢“向顽瘴痼疾开刀”、没有勇气革除自身的病症有关。这些例子警示我们,只要搞腐败,就会丧失民心,最后落得“小船说翻就翻”的命运。
我们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保持廉洁之心,必须深刻认识到,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的做人之本;必须清醒认识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党员干部只有行得端、走得正,才能行得稳、走得远,才能在接续奋斗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我们只有以改进作风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用革命之心弘扬之,在不忘奋斗中砥砺奋进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是在继往开来中奋力推进的。历史和实践向世人昭示着,伟大奋斗精神是我们党和国家最闪亮的精神标识,也是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精神密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就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弘扬奋斗精神的结果。实践证明,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精神、革命斗志,永不懈怠、一往无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会越走越宽广、越走越自信。
当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前进道路上各种各样的“拦路虎”“绊脚石”还有很多。惟有真正把党的初心、党的使命铭刻于心、践之于行,顽强拼搏、全力奋斗,坚定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以更坚强的信心和勇毅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好,就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胜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抚今追昔,不禁想起方志敏同志1935年在狱中写下对“可爱的中国”的憧憬:“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感叹当年的激情畅想,今天已是“进行时”乃至“完成时”。万山磅礴看主峰,风正帆悬起新航。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弘扬好伟大建党精神,顽强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够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